当前位置:首页 > 手机资讯 > 正文

2023,电商人剩下的赚钱机会,都在这10个品类里了!

2023,电商人剩下的赚钱机会,都在这10个品类里了!

2023 年已经过半,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上半年,可以说是跌宕起伏:

抱着消费复苏的热切希望开局,却被 3.8 大促浇了一盆冷水,紧接着迎来年中大促 618 ,局部有所反弹。

消费复苏比想象中来得缓慢且一波三折,但总体仍向好的方向发展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 11.5 万亿元,同比增长 5.8% 。

而比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,被大环境改变的消费习惯和市场趋势。

在 2023 年下半场以及更长远的生意场下,将涌现出哪些机会品类?

我们分析了 20+ 份行业报告,从市场规模及前景、利润空间、入局门槛、行业竞争格局几个角度,筛选出 10 大机会品类。

入选的品类均符合市场前景广阔、利润空间大等标准。

比如已经极度内卷的美妆护肤、宠物和滋补燕窝,门槛较高的牙齿护理、新能源车,商业模式不清晰,有灰色地带的旧衣回收等等。

我们相信,再冷的市场都能找到金钱的热土,任何时代都是黄金时代。

你还看好哪些品类?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。

只能说时尚是个圈,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们几乎人手一条手机链,以标榜个性和与众不同。

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,2022 年中国手机壳市场规模达 154.76 亿元,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达到 999.11 亿元,预计到 2028 年,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将达到 1290.68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 4.36% 。

另一项来自美国市场调研机构 NPD 的数据显示,2022 年全球手机壳需求量 14.9 亿,全网手机壳交易量破百万,且 25% 的用户不只购买一个手机壳。

一个硅胶手机壳的成本大约 2-7 元左右,零售价可以卖到 30-50 元,再加上品牌溢价,售价上百元的也不在少数。

不过,由于入局门槛低,手机壳品类的竞争也十分激烈。

如果没有做不出差异化,大概率会陷入价格战。

至于如何将手机壳塑造成生活方式和潮流 icon ,CASETiFY 是一个典型案例。

CASETiFY 手机壳单价在200到500元不等,年销 300万件。eCommerceDB 数据显示,其 2021 年销售额达到1.2 亿美元。

而它的走红主要归结为 2 个因素:

1、定制化设计,满足用户的个性表达

CASETiFY 从手机型号、版本、款式、材质以及颜色图案等均可提供定制服务。

当用户选择好参数后,CASETiFY 会先展示 3D 效果图,给用户最充分的选择权。

此外,CASETiFY 还会回收旧手机壳作为原材料,背后的绿色环保理念也为它收获了拥护。

将个性、情绪、价值观融入手机壳的设计中,是 CASETiFY 品牌溢价的基础。

2、明星/IP联名,人从众效应

而它的爆红,离不开高强度的联名动作。

从《宝可梦》《海贼王》《鱿鱼游戏》等影视 IP、Off-White 等潮牌、BLACKPINK、Billie 等明星,再到卢浮宫、M+博物馆等等。

CASETiFY 的联名范围极广,却都精准捕捉了年轻人和时尚潮流人士。

社交媒体上,众多明星和 KOL 的的推荐和隐形安利,更是让 CASETiFY 成为许多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的化身。

CASETiFY 已经向我们证明了手机壳市场的潜力。

而我们认为,这个市场不会只有一家 CASETiFY 。

2023 年,全球假发市场规模超 100 亿美元,其中 70% 的产量来自中国,且中国市场每年消费假发产品超过 30 亿元。

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3 年 2 月,天猫发相关产品的月销量将近 175 万件,月销额超过 1.4 亿元,环比增长约 3% 。

同时,假发产品相关的品牌数量、店铺数量以及动销 sku 数量都呈正向增长趋势,且增量较大。

在“假发之都”河南许昌,有 5000+ 家假发工厂,年交易额达 15 亿元,还跑出了一个加行巨头——瑞贝卡。

2003 年,瑞贝卡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假发公司。

上市至今,瑞贝卡营收增长超过 3 倍,净利润翻了 5 倍——2022 年营收 17.59 亿,净利润 1.7 亿,同比增长 21% 。

从瑞贝卡的发家史,潜在入局者们能够窥见假发品类的增长机会。

一是外贸出口。

瑞贝卡 80% 的营收来自产品出口,且海外市场的毛利率高于国内,尤其是非洲市场,毛利率超过 41% 。

目前,瑞贝卡在海外有 8 家销售型子公司,其中有 6 家在非洲。

二是供应链整合及品牌化。

瑞贝卡的产品平均定价超过千元,但大多数假发企业属于贴牌代工,没有品牌化发展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溢价空间。

通过整合供应链压缩成本,以及品牌化发展提升溢价,是假发品类留给新入局者的机会。

以《万智牌》《奥特曼》《宝可梦》为代表的集换式卡牌游戏,是一个小众却非常赚钱的品类。

以美国玩具巨头孩之宝旗下威世智公司的《万智牌》为例,其 2022 年体量达到 10 亿美元,成为公司最赚钱的 IP。

因其盲盒玩法和游戏氪金属性,某些卡片的市场价格可以高达 20 万元。

在高利润的诱惑下,手握众多 IP 的迪士尼也于去年进入了这个行业。

除了上游卡牌游戏发行商和设计方之外,中游分销代理、下游零售店和玩家二手市场,共同组成了集换式卡牌的完整生意链条。

  • 对于新入局者而言,机会主要集中在中游和下游。

以《奥特曼》卡牌为例,卡游动漫和华立科技都通过分销代理赚得盆满钵满。

2021 年,华立科技动漫 IP 衍生产品的营收为 1.75 亿元,同比增长 156.52% 。

  • 而更大的利润空间在二手市场。

由于发行方为卡牌设置了不同等级,部分高等级的卡牌溢价严重。

于是催生了类似于二手球鞋的二手卡牌市场。

2021 年,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突破 7000 亿,增幅达 18% 。其中,耳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利品类。

以 925 银针耳环为例,普遍不超过 10 元,更低的只有 1.5-2.5 元。售价却可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元。

因为高毛利,它也是 KKV、名创优品等店的利润大头。

近些年,国内也涌现出 abyb、YIN隐等新锐首饰品牌。

虽然目前尚未出现头部,也足以说明该行业的潜在机会。

其中,abyb 在2020 年首个产品系列上线当年,淘宝销售额即突破 3000 万元。

第二年,淘系台销量破亿,并实现盈利。

YIN隐推出的第一款单品定价及超过千元,整体线上客单价约为 2500元-3000 元,随着线下门店的扩张,客单价还有上升趋势。

可见,设计师品牌的成本自然比一般产品高出许多,但在品类基础上做出差异化,也能够创造足够的利润空间。

通常,一副眼镜的成本在 60-200 之间,但在零售端,售价普遍超过 500 甚至 1000 元,毛利率在 50% - 80% 之间。

据卫健委数据,2012-2020 年,我国近视人数从 4.5 亿增加至 7.1 亿人,预计 2025 年,国内镜片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 470 亿元。

此外,人口老龄化加剧,也增加了老花眼镜的需求量。

正是因为利润空间大,DTC 品牌鼻祖 Warby Parker 才会选中眼镜行业。

当眼镜价格普遍超过 200-300 美元时,Warby Parker 将处方眼镜定价95 美元起,直接砍掉一半。

今年以来,开云集团、LVMH等奢侈品巨头纷纷盯上这块蛋糕,布局高端眼镜。

而在中低端市场,或许也大有可为。

随着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高,中国 3-10 岁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已达到 75.8% 。

由此衍生出的视力保护、抗疲劳和近视延缓需求,成为在近视和老花眼镜之外的一大新增长点。

Euromonitor 数据显示,2021 年我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为 2563.61 亿元,同比增长 15.60% 。

预计 2027 年,中国童装市场规模将达 4597 亿元,2022-2027 年复合增长率为 9.81% 。

2021 年,巴拉巴拉以 7.1% 的市占率排名中国童装行业第一。

安踏儿童、优衣库和阿迪达斯儿童分别以 1.6%、1.3%、1.3% 的市占率位列第二至四位,其余品牌市占率均不超过 1%。

既有成熟品牌凭借童装业务拉高营收净利,也有不少新锐品牌拓展童装业务。

2017 年,巴拉巴拉成为森马服饰的主营业务,此后营业收入占总营收一直超过 50% ,并且逐年走高。

据刀法此前访谈过的数家户外品牌透露,童装销量在过去 1 年内均获得翻倍增长,以及今年还将增长 2-3 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童装品类不仅是服装品牌的机会,母婴和生活方式品牌同样可以抓住这个机会。

湿厕纸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蓝海品类。

据中国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统计,目前,湿厕纸在湿巾行业内占比不足 5% ,远低于婴儿湿巾和通用湿巾。

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1年湿厕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6.68 亿元,同比增长 36.05% 。

2022 年,市场规模约为 7.52 亿元,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8.67 亿元。

2021 年,该品类高端产品占比超过 74% ,高端产品线上消费额增速达到 63% 。

过去三年,湿厕纸消费品类在线上渠道增速超 25% ,成为纸品升级的代表产品。

虽然头部玩家众多,但新兴品类的出现也给了其他玩家弯道超车的机会。

德佑就是突围成功的品牌之一。

德佑于 2020 年布局湿厕纸品类,2021 年销量快速增长,销售额累计达 12 亿元。

欧睿信息数据显示,截至 2023 年 2 月,德佑湿厕纸已累积售出 8000 万包,销售额全网第一。

新入局者想抓住占领品类心智空白的好时机,有两个关键点。

一是做好品类教育,提高渗透率。

比如德佑,与 CBNData 发布湿厕纸行业,并邀请医生专家为产品背书。

二是精准触达高净值人群,充分挖掘品类的高端化潜力。

此外,通过 IP 联名提升溢价也是常见做法。

今年 3 月,蕉下联合艾瑞咨询发布《轻量化户外行业》,提出区别去传统户外行业的“轻量化户外”。

从露营、飞盘到滑雪、骑行,再到最近流行的 citywalk ,轻户外形式更新迅速,但核心需求大体不变:

防晒用品在轻量化户外用品中的整体渗透率高达 88.9% ,防晒帽和防晒服是渗透率最高的两类产品。

无论在何种轻户外场景下,“户外防护”和“防晒防护”都是最突出的呼求。

这从今年拥挤的防晒服市场就能略窥一二。

《2022年淘宝直播防晒报告》显示:

1-4 月,防晒用品在直播间的成交额增速达 40% ,其中防晒衣成交增幅达157.11% ,远高于防晒护肤品 62.17% 的成交增速。

今年 4 月,平台服饰穿搭类防晒销量同比增长近 2 倍。

除了防晒需求,防蚊虫、防寒防水、防疲劳等需求也亟待满足。

2017 年至 2021 年,中国小家电行业五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8.72% ,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924 亿元。

其中,厨房小家电和清洁小家电增长最为明显。

Euromonitor 数据显示,2021 年,中国厨房小家电市场规模达 285.10 亿美元,预计 2026 年将进一步增长至 335.50 亿美元。

具体来看,以电饭煲、慢炖锅等为代表的传统品类加速渗透。

2007 年至 2021 年,电饭煲销售额由 55.67 亿元增长至 140.47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 6.83% ;

慢炖锅的销售额由 11.17 亿元增长至 24.36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 5.73% 。

哪怕在 2020 年上半年,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 14.13%时,多个新兴厨房小家电品类线上销售额仍在增长。

其中,煎烤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70% ,销量同比增长超 80% 。

目前,小家电品类整体处于新旧势力交锋的行业变革期,成熟品牌转型,新锐品牌快速赶超。

行业需要创新之时,也为所有品牌都提供了平等的机会。

比如清洁小家电品类,就涌现出追觅、徕芬等新锐品牌。

前段时间,人物的报道《你的房子老了还能住吗?》,让不少人开始思考居家养老问题。

这个所有人都将面临的人生课题,在商业层面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。

尚普咨询数据显示,2022 年中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达 10.4 万亿元,同比增长 22.3% ,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 12 万亿元。

其中,居家养老是最主流的养老方式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9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中,有 94.1% 选择了居家社区养老。

就像人物报道中提到的,当人老了之后,原先熟悉的家居环境可能变得危机四伏。

家居产品的适老化改造,是一个目前尚且空白,但增量巨大的市场。

图片来源: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为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。

最新文章